福建漳浦蔡世远蔡新:叔侄名臣 谦谨为官

发布日期:2017-09-11浏览:

蔡世远

蔡世远(1682-1733年),字闻之,号梁村,因世居福建漳浦梁山,学者称“梁山先生”。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进士,乾隆帝师。曾任翰林院编修、侍讲、少詹事、内阁学士、礼部侍郎等职。为人耿介敦厚,“严义利,守志节”。服丁忧期满,部胥以“超假”敲诈,他拒绝行贿,不惜翰林院一职,拂袖归田。漳、泉两地饥荒,他募集善款买米救济灾民,还恳请浙江巡抚放宽口禁,便于粮食运至两地,缓解灾情。他回乡后设族规,置大小宗祭田,资助孤寡老疾,乡人受化,二十余年无赌徒。其一生所得俸禄,多半资助贫苦之人,病逝时仅“竹匣有旧衣”。

蔡新

蔡新(1707-1799年),蔡世远之侄,字次明,号葛山,别号缉斋,乾隆元年(1736年)中进士,嘉庆帝师。历任工、礼、吏、刑、兵等五部尚书,拜文华殿大学士、上书房总师傅、《四库全书》馆总裁、太子太傅。虽官居高位,然笃操持,不矜张。他在职时,返乡从不摆“衣锦还乡”架势,仅乘坐一顶小轿子。家乡下布村与邻村溪南发生纠纷,族人希望他借助官府力量为本村撑腰,他却告诫说:“有万世溪南,无百年宰相。”他郑重宣告:“身居宰相,家属县令”,堂侄儿越轨犯科,他要求县吏依律惩办。

蔡氏故居

福建漳浦蔡世远蔡新:叔侄名臣 谦谨为官

蔡世远、蔡新故居:位于漳浦县大南坂镇下楼村(原称下布村)。在清初由蔡新曾祖父蔡而煜始建,由此先后诞生6个进士20个举人,特别是蔡世远和蔡新两位太傅。故居坐西向东,三进二天井,建筑面积695平方米。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兵部尚书蔡新在旧宅基础上建新祠,重写祖父所撰的楹联并题记木刻,今木板柱联仍存。

蔡新相府:即蔡新府第,坐落于漳浦县城文庙右边,是蔡新晚年致仕后的住所,俗称相府。总建筑面积600多平方米,整座府第沿中轴线而建,由围墙大门、门厅、正堂等组成,进深三间,规模、结构普通,朴实无华。

蔡世远蔡新家训

蔡世远长辈,笃守人伦道德。父亲蔡璧教导他“吾一生惟无私,可以取信于人”,母亲吴氏严管他“一丝粟必问所从来”。在长辈好家教的滋养下,蔡世远一生“严义利,守志节”。他写下《庚子秋帖示族中子弟》,教育子孙要“今日强毅立志,终身守此不移”等;写下《跋祖祠规条》,教育家人要“勿贪其非有”等。蔡世远家训,对其后人影响深远,侄子蔡新更是深受熏陶。

蔡新继承蔡世远家训,在“守志节”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要修身养性。他以孟子不动心为旨归,居高位而德望见于朋僚,贤声相孚于里族。他信守“笃操持,不矜张”,其日常教育族人的“有万世溪南,无百年宰相”“身居宰相,家属县令”等点滴教诲,被后人整理汇编成《蔡新家训》。

蔡氏家训由此渐成体系,滋养着一代代蔡氏后人贤声大显,人杰辈出。

上一篇:决不饶恕

下一篇:巡视利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