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发现 早诊治罕见术后感染一例

发布日期:2012-11-30浏览:

严格执行诊疗常规

患者柳某以“盲肠癌伴肠梗阻、肝内转移”入住普外一科。患者入院时身体非常消瘦,身高176cm,但体重仅有45kg,因肿瘤导致肠梗阻已不能进食,同时频繁呕吐,如不及时进行手术治疗,很快会因肠梗阻、频繁呕吐、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而危及生命。

普外一科很快为患者完成了各项必要的检查。术前讨论中大家一致认为,该患者必须尽快手术,否则可能危及生命;但患者体质极弱,抵抗力差,术后如果发生感染、出现吻合口水肿导致吻合口瘘、伤口不愈合等问题均会有致命的危险;如果手术、麻醉时间过长,术后患者可能难以苏醒。此手术风险很大。经过慎重考虑及周密的手术准备,医生们反复地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及说明后,决定冒风险进行手术,争取患者生还的希望。

2012年11月1日,在全麻下为患者进行右半结肠切除术。开腹后发现患者梗阻的近端小肠已明显扩张,水肿,粗约8cm,有约1米长的小肠已呈紫黑色,接近坏死。经术中紧急解除梗阻,改善血循环等处理,保住了0.6米长小肠,血运明显恢复,为患者切除肿瘤后,手术在2小时30分后顺利结束。

术后经过肠道外营养及细致的护理,患者恢复比较满意。但就在第9天,医生常规为患者复查血常规时发现,患者“三系”细胞均降低,特别是血小板计数为6×109/L(正常值100-300×109/L),为了确保结果的可靠性,医生立即为患者再次复查血常规,血小板计数仍为4×109/L。如此低的血小板有颅内或脏器大出血可能。

医生立即要求患者绝对卧床,并急诊请血液科进行会诊,考虑术前、术后几天复查血常规都基本正常,突然出现如此大的变化实为罕见。

大家进行分析后认为有两种情况:1.失血、弥漫性凝血消耗。2.骨髓抑制。3. 严重感染。但目前患者一般情况尚可,没有出血和弥漫性凝血表现;骨髓抑制多见于药物或放射源所致较多,而患者术后未行X线照射检查,也未用抑制骨髓的物药。以上2种情况可以排除。

经过反复讨论及分析,考虑是严重感染引起血常规中“三系”细胞降低。但患者体温不高,无中毒症状及体征,无任何感染的表现,哪来的感染?医生立即为患者进行血培养、骨髓培养以及骨髓涂片分析,经检查发现骨髓大量空泡细胞,结合血培养和骨髓培养结果确定血液、骨髓均有感染。经积极抗感染治疗,患者已恢复正常活动及饮食,现已康复,并完成术后辅助化疗出院。

此病例提醒我们,在临床工作中遇到严重营养不良患者需要手术时,在术前尽可能先改善营养状况,静脉高营养支持治疗,增强患者抵抗力,改善各器官功能,以降低围手术期风险,减少术后并发症;同时术后要监测血常规,一旦出现“三系”细胞降低,患者体质很弱、免疫力极差的情况下,并无发热等感染的典型表现,要想到严重感染可能。

上一篇:泌尿外科成功完成一例超重患者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

下一篇:急救技能培训主班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