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专题】护理改善项目(六)应用目标管理法提高急性脑卒中患者护理质量

发布日期:2022-06-13浏览:

应用背景:

据美国心脏病协会2015年公布的心脏病和脑卒中的统计数据显示,脑卒中已成为全球第二大死亡原因,而中国是全世界卒中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之一。目前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逐年上升,造成的直接与间接经济负担沉重,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严重的医疗和经济负担。

针对如此现状,我们如何才能高效的完成恰如其分的护理服务呢?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的目标管理法为我们打开了新思路。

目标管理法,就是让管理人员与被管理人员共同参与工作目标制定,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并努力完成工作目标,成员们既是目标制定者,也是任务执行者。

因为让成员参与提出合理化建议和制作作业标准,既能利用成员智慧,又能使成员感受到被重视,同时还使得成员在执行自己参与制定的内容时积极性更高,进而有效地提升执行力。目前有研究表明,目标管理法可有效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应用实践:

针对严峻的现状,我们了解了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文献查阅、知识梳理、主任查房以及访谈患者,我们将目标进行了分解。

1、急性脑卒中的识别与及时救治2、脑卒中患者的有效护理干预 3、急性脑卒中的有效预防。

在明确目标后,首先我们将科室成员分为三个亚组,绿道介入组由绿道专职护士负责,主要负责优化绿道流程及具体操作方案,每月进行绿道质控分析,使用PDCA循环不断优化。全程护理组由责任组长负责,从患者入院到出院,进行全程护理,包括患者吞咽能力评估、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卒中相关性肺炎的预防及介入围手术期护理等,不断优化护理方案。健康管理组由健康管理师负责,主要包括卒中筛查、有效的健康指导、对高危人群建立健康档案、随访。每组有6名成员。

根据标准,绿道介入组从计划、执行、检查、结果、责任、奖惩逐一落实。

全程护理组是由责任组长负责,从患者入院评估,到治疗,到期间的健康教育,以及围手术期护理,体现在患者住院整个流程。

全程护理组会对重点问题进行特别关注,如:并发症的预防,预防卒中相关性肺炎、我们将集束化护理应用在预防卒中相关性肺炎当中,去年申请了院级新工作,还作了护理改善项目汇报,中间拍摄了胃残余量判断视频、踝泵运动视频在病房电视循环播放。

健康管理组负责从患者入院开始进行高危因素筛查,对高位人群进行健康管理,出院随访,建立健康管理档案。

效果评价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将三个组常见问题编写了质控检查表,用来检查实施效果。

通过成员参与,分工合作、共同监督、提高,反复复盘、不断优化的过程,急性脑卒中护理质量评分提高。

DNT、DPT时间也在不断缩短

有形成果

无形成果

卒中预防和治疗是一项独行快、众行远的长期工作,需要更多人的参与、重视,希望我们每一个人能从影响身边人开始,减少卒中危害,保护大脑健康!

上一篇:【5·12专题】演讲比赛 (五) 最美的护士—我的唯一 ——李培杰

下一篇:【5·12专题】护理改善项目(五)提高重症患者雾化吸入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