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成为一名护士始于我年幼的一段经历。
因为小时候常常生病,医院成了我最常去的地方。在那个最擅长学习模仿大人的阶段,我在家用塑料水瓶,针,线,有模有样的打起了针。奶奶看见了,笑眯眯的说“我们家要出一个护士喽,这是积福的好事!”然而好景不长,当看到平时慈祥爽朗的奶奶,全身浮肿,躺在重症监护室,靠着各种管路维持生命,我便暗自下定决心,我要当一个让奶奶自豪的人。

来到西安市第九医院后,我成为了一名门诊导医,我的职责是正确分诊患者,在这个过程中,护士的沟通格外重要。对不同年龄段的患者用合适的礼貌用语,患者间发生冲突要及时调和维持秩序,突发事件要保持冷静,及时上报......感谢身边有经验的同事和领导前辈们,她们不吝啬自己的宝贵经验,在工作中贴心提醒与指导。这段不长的工作经历,打磨了我的沟通技巧,为临床工作打下了基础。
成长就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正反馈里,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自信。静脉输液技术不熟练,我就反复练习,跟老师请教扎针技巧,复盘、总结、巩固、测验、我越来越胆大心细,遇见老年人的“毛细血管”也敢于出针。 随着工作成熟度的提高,我来到心内科重症监护室开始了学习与工作。心血管内科主要收治循环系统疾病患者,且死亡率较高,以高血压病、心律失常、冠心病及心力衰竭患者多见,由于疾病复杂且症状常不典型,如果不仔细观察患者指征,耐心询问病情,常会延误病情。由于老龄患者多,患者认识不到自己病情的严重性,总认为:“我只是胸口疼了一下,睡一觉就好了”,“我就一些基础病,不用住在重症监护室”。有的高龄患者甚至会在休息时无意中去拔输液的管路、氧气管路,这些患者更需要护士频繁的巡视与关注。一次上夜班,我就经历了惊险的一幕,一个奶奶在熟睡中无意识摘掉了自己的血氧监测,取下了呼吸面罩,旁边的陪人也沉沉睡着,完全没有注意到奶奶的异常,巡回时我急忙为她重新夹上指脉氧夹,戴上呼吸面罩。这时候血氧已经掉到75%,我急忙叫醒陪护,叮嘱他带呼吸面罩的重要性,虽然这次有惊无险,但让我意识到ICU夜班巡回的重要性,夜间的值班值守,更是一刻不敢马虎。
重症患者白天的护理操作也很多,除了基础的输液,部分血糖监测,还有一天三次的口腔护理,插着尿管的患者要根据其情况给予膀胱冲洗、会阴护理,及时观察患者的卧位防止皮肤压力性损伤。虽然重症监护室的病人并不多,但医护人员常常忙的顾不上喝水,小小的一间ICU,我们每天的步数竟能10000起步。
医疗工作的意义,是在活着与死亡之间撕开希望的口子。我很渺小,但承载生命的那一刻,我是身怀责任的巨人。作为新生代医务工作者,我会怀着对生命的敬畏,对医学的热爱,坚定地在护理的道路上走下去,为更多患者带去希望、带去温暖。我想,这就是青春最美丽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