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们的认知里,肺癌是个“谈虎色变”的不治之症,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早期诊断率低,目前我国5年生存率15.6%。
但最新的诊治观点认为,在小结节病变时及早发现及早干预,可以提高5年生存率,甚至治愈,由于早期缺乏典型的临床表现引起医生及患者的关注,因此强调健康查体时胸部采用低剂量CT筛查,发现可疑小结节病变,有生长变化及恶性特征者及早手术。发现较大的可疑病灶,医生会根据病灶生长的位置行支气管镜检查、经皮肺穿刺检查、淋巴结穿刺或活检等等方法,得出病理诊断,以后的治疗都建立在病理诊断的基础上,病理类型不同,选择的治疗方法也不同。
对于明确诊断肺癌的治疗,仍然是手术、化疗、放疗、靶位治疗、免疫治疗、中医药治疗多学科联合的模式。目前随着治疗手段的增多及基因检测的推广普及,晚期肺癌的中位生存期较以前明显延长。目前治疗取得突破性的肺癌—腺癌,需要足够的病变标本做相关基因检测,根据基因突变的情况,选择是否口服靶位治疗药物,这是目前肺癌治疗最令人振奋的成果,越来越多的腺癌患者获益,每日口服药片,远远小于化放疗的副作用,换来良好的治疗效果、良好的生活质量和更长久的生存期。
从分子水平给予肺癌患者个体化治疗将成为未来的趋势。随着靶位治疗研究的深入,致力于肺癌研究的学者认为“将肺癌变成可以控制的慢性病”不再是空谈。
呼吸科 : 联系电话: 23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