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病知识专题(十四)

发布日期:2010-09-19浏览:

秋季谨防儿童急性肾炎

急性肾炎是4——14岁儿童的常见病,男孩多发病于女孩,9——10月份为发病高峰季节。本病常在皮肤感染(如脓皮病)后1——4周起病,主要症状为:

1、水肿和少尿。水肿为多数患儿最早出现的症状,初见于眼睑及颜面,以后见于下肢,重者遍及全身,按压凸陷不明显,同时尿量减少,每日300-500毫升。

2、血尿。起病时2/3的患儿有肉眼血尿,尿色鲜红或呈洗肉水样,亦有呈浓茶或烟灰水样,少数为镜下血尿。

3、高血压。约半数患儿在疾病初期血压升高,还可有乏力、头晕、食欲下降、呕吐、腰痛等全身症状。此病来势凶猛,部分患儿在疾病初期可发生严重并发症如严重循环充血、高血压脑病和急性肾功能衰竭。故应引起家长重视。急性肾炎尚无特异疗法,主要是对症处理,加强护理,及时治疗严重并发症。本病急性期无论病情轻重均要卧床休息,直至肉眼血尿消失,全身水肿消退,血压降至正常,才可下床在室内活动或到户外散步。病初必需限盐饮食(低盐饮食)即每日食盐量小于两克。

急性肾炎经正规治疗2-4周后,95%以上患儿可以完全康复,血沉降至正常后可以上学,但在3个月内避免剧烈活动。

由于本病绝大多数属于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预防的关键是从小进行“三浴”(空气、阳光和水)锻炼,按时免疫接种,可增强体质,减少感冒的发生。平时注意加强营养,保持皮肤清洁,让孩子远离“感冒”症状的人群(因为大多数链球菌喉炎具有传染性)。在孩子脓皮病治愈后的头2—3周需要每周化验小便1——3次,宜及早发现有无肾脏损害。

上一篇:肿瘤放化疗后的中药治疗

下一篇:糖尿病人水果应该怎么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