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癌的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在膀胱肿瘤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膀胱癌在放射治疗前应详细的了解病史、完善各种相关检查、并根据肿瘤的病理类型、部位和范围、分期以及病人的一般状态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对伴有肿瘤出血、坏死及感染等应行相应的处理,以改善瘤床状态,提高放射治疗效果。
一、治疗原则
1、T1期膀胱癌应首选手术,T2a病变、肿瘤大于4cm或病理分化程度高的病人,外照射加组织间插植和膀胱切除术的疗效相似,并且可以保留膀胱,男性病人还可保留性功能。
2、对T2b、T3病例,术前、术后放射治疗效果优于单纯手术,可使5年生存率提高1%-20%。单纯放射治疗的5年生存率可达50%-70%。
3、对T4病变,放射治疗可以达到姑息减症,提高生存质量的作用。可配合化学药物和免
疫疗法以提高疗效。
4、术后复发的膀胱癌可行单纯放射治疗,5年生存率约为34%。
二、放射治疗适应证
膀胱癌的放射治疗,应结合病情和身体状况选择。
(一)单纯放射治疗的适应证:1、进展期膀胱癌;2、有手术禁忌证的病人;3、拒绝手术的病人;4、术后局部复发的病人。
(二)术前放射治疗的适应证:1、肿物较大预计手术不能切除者;2、肿瘤已扩散到膀胱外周围组织;3、浸润型膀胱癌;4、多发或复发的膀胱癌。
(三)术后放射治疗的适应证:1、手术未能彻底切除,断端有残留者;2、盆腔内有淋巴结转移者。对单发的远处转移(包括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的病灶或病区,可行局灶性放射治疗。
三、照射范围
膀胱癌照射范围:上界于第5腰椎下缘,下界达闭孔下缘,两侧为真骨盆外1-2cm处。
四、布野方法
(一)定位方法由于膀胱的外形和位置有个体差别,而且受膀胱充盈程度的影响,为了保证照射范围重复性和保证将肿瘤限定在照射野内,在模拟定位和实施放射治疗时,均应尽量排空膀胱。
(二)膀胱癌的照射通常采用全骨盆照射野和全膀胱照射野。常选择前一后二野照射(肿瘤位于膀胱前壁)、前、后两野对穿照射或前、后两野加双侧野照射以及旋转照射、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前一野、后二野设野时直肠所受的剂量较低。
1、全骨盆照射野
上界:骶髂关节中部,需要时可延至第5腰椎下缘;下界:耻骨联合或闭孔下缘,如有膀胱颈部、前列腺、尿道受侵时可延伸包括受侵部位下缘1cm;以膀胱为上下位置的中心点,缩野时中心位置不变;两侧界:骨性骨盆外1.5cm。
2、全膀胱照射野:包括膀胱周围2cm。
五、放射源的选择
采用6-15MV高能X射线,或60钴-γ射线。
六、剂量
采用常规分割照射,1次/日,5次/周,全骨盆照射45-50Gy/4.5-5周,然后对残存肿瘤补充10-20Gy,肿瘤局部总剂量65Gy/7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