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慌是怎么回事?如何应对?

发布日期:2025-03-22浏览:

Image

01


1. 什么是心慌?

Image

Image

心慌(心悸)是一种主观感觉,指突然感到心脏跳动异常,可能表现为:

- 心脏“砰砰”乱跳、漏跳感。

- 心跳加速或沉重。

- 胸口发闷、喉咙发紧。

- 短暂头晕或乏力。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02


2. 常见原因

Image

Image

生理性原因(无需过度担心)

情绪波动:紧张、焦虑、恐惧或兴奋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剧烈运动:运动后心跳加速是正常现象,休息后缓解。

饮食刺激:咖啡、浓茶、酒精、功能性饮料(含咖啡因或牛磺酸)。

药物影响:某些感冒药、哮喘药可能引起心悸。

Image

病理性原因(需警惕)

心律失常:如房颤、室性早搏等。

心脏疾病:冠心病、心肌炎、心力衰竭。

其他疾病:甲亢、贫血、低血糖、更年期综合征。


Image

Image


Image

03


3. 哪些情况需要立即就医?

Image

Image

若心慌伴随以下症状,可能提示严重问题,需及时就诊:

胸痛、压榨感(尤其持续不缓解)。

呼吸困难、晕厥或眼前发黑。

心跳持续>120次/分钟或<50次/分钟。

伴有发热、大汗、手脚冰凉。

孕妇、老年人或已知心脏病患者突发心慌。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04


4. 日常如何缓解?

Image

Image

保持冷静

坐下休息,深呼吸(吸气4秒,呼气6秒)。

Image

自测脉搏

用食指和中指按压手腕内侧(桡动脉),计数1分钟心跳(正常范围:60-100次/分)。


Image

Image

Image

避免诱因

少喝咖啡/浓茶,戒烟限酒,避免熬夜。

Image

适度运动

规律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可改善心脏功能。


Image

05


5. 需要做哪些检查?

Image

Image

医生建议

心电图(普通或24小时动态心电图)。

心脏彩超(查看心脏结构)。

血液检查(甲状腺功能、电解质、血常规)。


Image

06


6. 预防小贴士

Image

Image

控制饮食

饮食清淡,避免暴饮暴食。

Image

学会减压

冥想、瑜伽、正念练习

Image

控制基础疾病

高血压、糖尿病、甲亢患者需规律服药。



Image

Image

Image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Image




END




来源:心血管病医院三科
编辑:宣传科 袁铭雪
校对:宣传科 韩静
审核:心血管病医院三科 金龙
宣传科 魏荣



上一篇:O型血的妈妈与新生儿溶血:你需要知道的事儿

下一篇:保持心血管健康,守护你的生命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