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支架术后该如何用药及护理

发布日期:2025-04-13浏览:

一、PCI术后用药的重要性


Image

Image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即心脏支架手术)后,规范的药物治疗是预防支架内血栓、再狭窄及控制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关键。患者需长期坚持用药,以降低心血管事件复发风险,保护心脏功能。


二、术后常用药物及注意事项


Image

Image



1. 抗血小板药物

常用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等。

作用:防止支架内血栓形成,需联合使用至少1年(具体遵医嘱)。

注意事项:

- 严格遵医嘱服药,不可自行停药或调整剂量。

- 观察出血倾向(如牙龈出血、鼻出血、黑便等),轻微出血可咨询医生,严重出血需立即就医。

- 避免同时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可能增加出血风险。

2. 他汀类药物

常用药物: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等。

作用:降低胆固醇、稳定动脉斑块,需长期服用。

注意事项:

- 定期复查肝功能(每3-6个月)和肌酸激酶(CK),若出现肌肉酸痛、乏力需及时就诊。

- 避免大量食用西柚或饮用西柚汁,可能影响药物代谢。

3. 降压药与降糖药  

目标:控制血压(<140/90 mmHg)和血糖(空腹血糖≤7.0 mmol/L),降低心脏负荷。

注意事项:

- 每日监测血压、血糖,记录并复诊时携带数据。

- 不可因指标正常自行减药或停药。

4. 其他药物  

-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减慢心率,减轻心脏耗氧。

-ACEI/ARB类药物(如培哚普利、缬沙坦):保护心脏功能,改善预后。


三、用药护理要点


Image

Image



1. 规律服药,避免漏服

- 设定每日固定服药时间,使用分药盒或手机提醒辅助记忆。

- 若漏服,切勿加倍补服,需咨询医生或药师。

2. 警惕药物相互作用

- 就诊时需告知医生正在服用的所有药物(包括中药、保健品),避免与抗血小板药物冲突。

3. 饮食与药物配合

- 阿司匹林建议餐后服用以减少胃肠道刺激。

- 服用他汀类药物期间避免饮酒,防止肝损伤。


四、自我监测与复诊


Image

Image



1. 定期复查: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及每年需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血脂、心电图等。

2. 症状观察:若出现胸痛、胸闷、气促加重或持续不缓解,立即就医。

3. 药物调整:切勿自行换药,复诊时由医生根据检查结果调整方案。


五、健康生活方式配合


Image

Image



- 戒烟限酒:吸烟会加速血栓形成,酒精可能影响药物疗效。

- 合理饮食:低盐、低脂、高纤维,控制总热量。

- 适度运动: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有氧运动(如步行、慢跑),避免剧烈活动。


六、特别提醒

抗血小板药物需长期服用:即使无不适,擅自停药可能导致支架内血栓,引发心梗甚至猝死!

出血与血栓的平衡:若需拔牙、手术或胃镜检查,需提前告知医生正在服用抗血小板药物。



PCI术后的规范用药是守护心脏健康的“生命线”。请牢记“按时、按量、长期坚持”的原则,配合健康生活方式和定期复诊,才能最大程度降低疾病复发风险,重获健康生活!  


如有疑问,请及时咨询主治医生或药师!


Image

Image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END





来源:心血管病医院二科
编辑:宣传科 袁铭雪
校对:宣传科 韩静
审核:心血管病医院二科 高宇勤
宣传科 魏荣



上一篇:我的血颜色黑?一文读懂静脉血的 “真面目”

下一篇:心脏健康从脸上就能看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