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控危险因素:
严格戒烟是首要措施。烟草中的尼古丁会加重血管痉挛和内皮损伤。
控制“三高”——血压应低于140/90mmHg,血糖和血脂需维持在正常范围。
2)科学运动:
每日坚持30-60分钟的有氧运动,如步行、骑自行车、游泳等。推荐采用“间歇性跛行训练法”:行走至疼痛出现 → 休息缓解 → 重复进行,此法能有效促进侧支循环建立。
3)优化饮食:
采用“一高三低”饮食结构(高纤维素、低胆固醇、低脂肪、低盐)。多食新鲜蔬菜、豆制品、深海鱼类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严格限制动物内脏、油炸食品及含糖饮料。
4)定期筛查:
50岁以上人群每年应进行一次踝肱指数(ABI)检测。吸烟者、糖尿病患者建议40岁起开始筛查。ABI检测简单无创,通过比较踝部与手臂血压比值评估下肢缺血程度。
5)睡前自测法:
用食指轻触足背最高处,感受足背动脉搏动。若双侧搏动不对称或明显减弱,提示可能存在血管问题。50岁以上人群每年进行一次专业血管检查,糖尿病患者更应缩短至半年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