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七个节气,秋季的第五个节气。寒露是一个反映气候变化特征的节气,寒露节气后,昼渐短,夜渐长,日照减少,热气慢慢退去,寒气渐生,昼夜的温差较大,晨晚略感丝丝寒意,同时秋燥明显。因此,寒露时节养生应注意润肺生津、健脾益胃。
中医四时养生所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深秋季节寒冷而干燥,应该以保养阴精为主,饮食上,要适当多吃一些滋阴润燥的食物。除此之外,天凉后,很多人本能地喜温喜热,容易出现口舌干燥、牙龈肿痛等“上火”的情况,这时候千万别盲目喝凉茶降火。寒露时节,上火往往是因为气阴两虚或者气不化阴,盲目喝凉茶可能会加重秋燥,耗气伤阴。
古语有“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的说法,意思是寒露后,天气由凉爽转为寒冷,“秋冻”的日子已经结束,此时我们更应注意防寒保暖,防止秋季疾病的发生,尤其要注意足部的保暖。除此之外,寒露起居原则是早起早睡,早起能顺应阳气舒张,早睡有利阴精收藏。
在寒露时节,由于秋高气爽,应该做一些贴近大自然的舒缓运动,如快步走、爬山等,既能收敛心神,也可达到锻炼的目的。同时,室外锻炼时,需注意增减衣服,切忌剧烈运动,汗出外感。
秋天人的情绪不太稳定,易于烦躁或悲愁伤感,特别是身临花木凋零,秋风萧瑟的深秋,常在一些人心中引起苦闷与垂暮之感。因此,秋季养生以调达情志、培养乐观情绪、保持心理平衡为首要。中医认为,易发怒、脾气暴躁、焦虑情绪都会大动肝火,对养阴不利。此时要学会潜藏情志,当出现紧张、激动、抑郁时,学会及时调整。
材料:天冬10g,麦冬10g,水鸭肉100g,粳米、姜、盐适量。
方法:将水鸭洗净切块飞水,再与冲洗干净的天冬、麦冬、粳米、姜片放入锅内,加清水500ml,武火煮开后,文火煮至米开鸭肉酥烂,加入适量的食盐调味即成。
(1)将苦瓜对半切,去掉里面的籽之后,切成片,放入开水中烫一下
(3)将瘦猪肉切成片,用盐、料酒、生姜等腌制,去腥的同时更入味。
(4)准备一个炒锅,先放入食用油和蚝豉炒香,然后加入肉片以及蒜片翻炒,再将苦瓜倒入锅内一同翻炒,加入适量的清水大火煮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