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杀手,我们不再害“帕”

发布日期:2025-04-14浏览:

导语:帕金森病(PD)是一种慢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由英国内科医生詹姆斯•帕金森于1817年首次系统描述。


Image

Image

帕金森病(PD)是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后的“中老年第三大杀手”,患者不仅面临身体失控的困境,更承受着心里与社会关系的双重压力。

Image

Image

Image


常见的临床症状:


1、运动症状:身体的“失控信号”
*静止性震颤:手指“搓丸样”抖动,紧张时加重;
*肌肉僵直:关节如生锈齿轮,转身需小步挪动;
*动作迟缓:系扣子耗时长,写字渐成“小字症”;
*姿势失衡:起步困难、步态前冲,易摔跤。
2、非运动症状:心灵的“隐形枷锁”
*嗅觉失灵:闻不到咖啡香、饭菜味;
*快速眼动期行为障碍:梦中挥拳、喊叫;
*焦虑抑郁:超40%患者伴随情绪障碍;
*便秘、认知衰退等。

Image

Image

4月11日是第29个世界帕金森日,西安市第九医院神经内科、神经外科联合举办“携手共筑希望·让爱不再颤抖”主题公益活动。通过科普宣教、专家义诊、康复指导等形式,提升公众对帕金森病的科学认知,展现医院在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防治领域的专业实力。

Image

Image

Image


精彩纷呈的瞬间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科学防治帕金森病:早筛查、科学干预、社会支持


1、早筛早诊:抓住黄金窗口期
*高危人群:长期接触农药、重金属;有家族史人群;出现“小写症”(写字变小)、睡眠中喊叫者。
*自测问卷:9项简易筛查,3项“是”即需要就医。
2、科学治疗:多学科联合干预
*药物治疗
*手术治疗
*康复治疗

3、社会支持:让关爱触手可及

*家庭照护:提供稳定环境(如防滑地板、扶手浴室),用耐心沟通替代催促;

*消除歧视:通过科普宣传打破偏见,鼓励患者参与社交活动。

Image

Image

结语:帕金森病不是生命的终点,而是需要全社会共同面对的挑战。2025年让我们“携手共筑希望•让爱不再颤抖”。用爱消除隔阂,用守护温暖画笔,让颤抖的手去描绘爱的蓝图。

Image

Image

世界帕金森日,与您携手——不再惧“帕”,与爱同行。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END




来源:神经内科(一)
编辑:宣传科 韩静
校对:宣传科 孙吉雷
审核:神经内科(一) 高军宪
宣传科 魏荣





上一篇:守护生命之泉,远离泌尿系结石

下一篇:传承与创新的结晶——像“咖啡”一样冲着喝的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