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新突破,开启“心”时代 | 西安市第九医院心内一区成功开展陕西省首批“无射线房颤脉冲消融术”

发布日期:2025-06-20浏览:

房颤作为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表现为心率快且不规则,心房有效收缩减少,我国患病人数已超2000万。其导致的心衰及血栓栓塞事件等在内的多种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生存质量。

本次手术患者,73岁的郭阿姨,5年前就因反复心慌不适被诊断为阵发性房颤,尽管多次就诊,但因对疾病及手术缺乏了解,导致病情逐渐加重。近期,她的心慌症状发作频繁,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最终,在家人支持下,郭阿姨选择来到我院心血管病院一病区就诊。

术前心电图:房颤律

术前肾功能

心血管病院一病区在冯占斌院长及袁博主任带领下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反复讨论和评估,并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后,决定为患者实施一种新的手术方式——无射线下行房颤脉冲电场消融术(PFA)。

无射线穿刺房间隔

术中建模

术中消融

术中成功恢复窦律

术后心电图(窦性心律)

当前,针对房颤患者的治疗以节律控制为优,大量比较节律控制策略的研究证明,导管消融在控制节律、改善心功能及预防脑卒中等多方面具有优势。而脉冲消融与传统的普通热消融相比,展现出显著优势。脉冲消融采用非热能的脉冲电场作用于心肌组织,能精准破坏异常电传导通路,却对周围血管、神经等组织损伤极小,大大降低了食管瘘、膈神经损伤等并发症风险。其作用机制更具特异性,可在细胞层面实现选择性电穿孔,不依赖温度和能量传导,避免了热消融可能因局部温度过高导致的组织碳化、焦痂形成等问题,术后恢复更顺利,患者舒适度更高。

而此次手术实现 “无射线” 操作,也是一大技术突破。传统房颤射频消融术往往需要在 X 射线透视下进行,患者和医护人员不可避免会受到辐射暴露。无射线技术借助心腔内超声(ICE)实时三维成像,医生能清晰观察心腔结构、导管位置及消融效果,如同拥有 “透视眼”,精准操控每一步操作。这不仅彻底消除了辐射及造影剂对患者尤其是孕妇、儿童、肾功能不全等特殊群体的潜在危害,也让医护人员摆脱了长期辐射暴露的职业风险,体现了我院 “以患者为中心” 的人文关怀与技术创新。

此例无射线房颤脉冲消融的成功开展,标志着我院对于快速性心律失常的诊治水平,有了新的突破,紧跟技术前沿,为本地区房颤患者提供了更安全、更精准的微创治疗选择。

西安市第九医院心血管病院对于各种快速性、缓慢性心律失常治疗,目前常规开展房颤、房扑、早搏、室速、室上速等快速性心律失常脉冲、射频、冷冻、酒精等多种消融技术;开展普通心脏起搏器植入、无导线起搏器植入、长程植入性Holter、心力衰竭心脏再同步化(除颤)治疗(CRT-D)、房颤左心耳封堵等诸多常规及复杂心脏介入手术。

科室介绍

西安市第九医院心血管内科一病区

西安市第九医院心血管内科一病区拥有非常雄厚的技术基础和人才储备,现有医护人员35人,其中博士1人,硕士12人,专业高级人才5人。科室通过长期临床实践,在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晕厥、心源性休克、严重多脏器衰竭等各种疑难危重、罕见的心血管疾病等诊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对疑难病、急危重症病例能够做到迅速准确的诊断和积极有效的救治,尤其在冠脉介入诊疗、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永久起搏器植入术、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等介入治疗领域达到了全省领先水平。整个技术团队工作能力强,能处理各种心血管系统的疑难杂症及急危重病种救治。科室开设病床60张,配备1个心脏重症监护室(共9张监护床位),配备有呼吸机(有创2台、无创4台)、除颤仪、心衰超滤仪等各类先进治疗设备。

上一篇:烧伤整形美容科创面修复中心“创面周”活动

下一篇:守护“头”等大事,共筑健康防线——我院神经内科开展国际头晕防治日患教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