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卿曾这样定义热爱“我始终相信读过的所有书都不会白读,它总会在未来日子的某一个场合,帮助我们表现得出色”;而路遥眼中的热爱是“其实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个世界,即使最平凡的人也要为他生活的那个世界而奋斗。”;张定宇教授说:“愿燃烧微弱之光,疗愈世间伤痛。”,而在疫情常态化的当下,我认为的热爱: 是坚守,是奉献、是担当、更是心中不曾更改的信仰。
从实习到工作,从导医台到老年病科,我经历了由稚嫩青涩向稳重担当的蜕变。在我看来,正是因为对护理这份职业的热爱,才让我们在日复一日的疫情防控中坚守。但是,仅拥有满腔热爱是不够的,我们还要学会奉献和担当,学会成长与蜕变。
2021年疫情卷土重来,我们科室收住了一名封控区发热病人,是一位92岁的高龄老人,患者发热,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心衰 肾衰 心肌缺血,随时可能出现生命危险。科室立即展开抢救,在经过静脉给药以及高流量无创辅助通气等一系列抢救措施后,患者呼吸困难仍未得到改善,血氧饱和度进行性下降。主治医生在隔离缓冲病房一边抢救一边跟家属谈话:现在必须转运到重症监护室气管插管,进行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的儿子用满怀期待的语气的说:我相信九院,相信你们!就这样,在科主任和护士长带领下,我们没有一位医护人员因为他是封控区来的而退缩,有人推着病床、有的推着呼吸机、有人抱着监护仪随时查看患者生命体征......大家以百米冲刺的速度护送患者进入重症监护室。进入重症监护室后立即进行了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深静脉置管,给药等一系列抢救措施,经过两个多小时与死神的搏斗,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终于趋于平稳。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下,一周后患者终于成功脱机拔管,回到了普通病房,我为患者更换液体时,他突然拉着我的手,沉默不语,这一刻,我心里突然明白了他想说什么…
还记得封城期间,恰逢我们科室一位102岁的爷爷过生辰,老人白发苍苍、慈祥可爱,每次走到他的床边,他总是会笑着说:“你是刘旋”,由于儿女年纪也大了,没有精力时常陪伴在床边,加上疫情防控要求,爷爷只能由护工和我们照顾着。我们早早就计划着为老爷爷过这个特殊生日了,我在家精心制作了一个小蛋糕,和同事们一起在病房唱起了生日快乐歌,老爷爷开心的笑了,家人在视频的那一端流下了感动的泪水,我想着泪水里包含着思念、牵挂和对我们的感激。小小举动看似微不足道,但胜在用心,我们很高兴为老人在抗击疫情的特殊时期留下一段特别的记忆。
鲁迅先生曾说: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有一份热,发一份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