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病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消化道综合征。6个月~2岁婴幼儿发病率高,多发于夏秋季。常见病因有饮食因素、肠道内或肠道外的感染因素、气候变化和营养不良、佝偻病等。
预防保健措施如下:
1.合理喂养,提倡母乳喂养,及时添加辅食,每次限一种,逐步增加,适时断奶。人工喂养者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代乳品。
2.对于生理性腹泻的婴儿应避免不适当的药物治疗,不要由于婴儿便次多而怀疑其消化能力,而不按时添加辅食。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乳品的保存和奶具、食具、便器、玩具和设备的定期消毒。
4.感染性腹泻患儿,尤其是大肠杆菌、鼠伤寒沙门菌、轮状病毒肠炎的传染性强,集体机构如有流行,应积极治疗患者,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防止交叉感染。
5.避免长期滥用广谱抗生素。应加用微生态制剂,防止由于难治性肠道菌群失调所致的腹泻。
6. 轮状病毒疫苗接种为预防轮状病毒肠炎的理想方法,保护率在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