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12日是世界第四个肾脏病日。我们肾脏内科开辟了肾脏病知识专题栏目,作为普及肾脏病知识的一个窗口。
此专栏为了使更多的社会公众了解肾脏病的主要合并症和疾病进展危险因素等、呼吁大家重视高血压的防治、重视高血压的危害。
第五期 怎样对慢性肾脏病进行早期防治?
对已有早期肾病的患者要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重在延缓或逆转慢性肾病的进展,以期尽最大可能保护受损肾脏(即二级预防)。除以上所述各项措施外,还要注意:
积极治疗原发性肾脏疾病,控制蛋白尿水平,尿蛋白越多,对肾脏的损伤越大。应维持尿蛋白每日排泄少于0.5g,或尿蛋白/尿肌酐<30mg /g.cr。
低蛋白饮食:低蛋白饮食具有保护肾功能,减少蛋白尿等作用。通常每日每公斤体重可摄入0.6—0.8g蛋白质。对肾功受损严重者,对每日进食蛋白质的限制应更为严格,但同时必须防止营养不良。
避免或及时纠正慢性肾病急性加重的危险因素;累及肾脏的疾病(如原发性肾小球肾炎、高血压、糖尿病、缺血性肾病、狼疮性肾炎)复发或加重,体内血容量不足(低血压、脱水、休克等);组织创伤或大出血;严重感染;肾毒性药物或其他理化因素致肾损伤;严重高血压未能控制或血压急剧波动;泌尿道梗阻;其他器官功能衰竭(严重心衰、肺衰竭、肝衰竭);严重营养不良等。
积极治疗肾功能损害导致的并发症;如纠正肾性贫血,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如高血钾、高血磷、低血钙)和酸中毒等代谢异常。
坚持治疗和随访:一些患者经治疗后症状缓解,自身感觉很好,误以为病已痊愈,或担心长期服药有副作用,就自行停药,忽视了维持期治疗随访的重要性。实际上此时病情仍在慢性延续,缓慢进展。当再次感觉不适去接诊时,疾病的严重程度已发生了很大变化。殊不知,人体感觉的异常往往比尿液或血液化验指标的变化晚数月至数年。因此每一位肾病患者不管病情如何,都应定期复查,以防“不测”。长期随访,认真治疗是保证慢性肾病疗效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