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护心,做好“补水”与“控温”两件事

发布日期:2025-07-20浏览:

盛夏来临,酷热难当。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而言,高温不仅是体感不适,更是心脏和血管的严峻挑战。脱水、高温应激、温差变化都可能成为诱发心绞痛、心梗、脑卒中甚至心衰加重的“导火索”。掌握科学的夏季保健知识,是安然度夏的关键。


图片


图片


图片

严防脱水,

血液不“黏稠”


图片


出汗是主要的散热方式,但大量出汗会导致体液流失、血液浓缩、血黏度增高。这如同让心脏在“泥浆”里泵血,大大增加血栓形成(心梗、脑梗)的风险,也加重心脏负担。

图片


建议:

1、主动、少量、多次饮水:建议每天饮水1500-2000毫升(心衰患者需遵医嘱严格限水),分多次饮用。

2、优选白水或淡茶:白开水、矿泉水是最佳选择。淡茶水(如绿茶)亦可。避免含糖饮料、浓茶浓咖啡。

3、观察尿液颜色: 理想的尿液颜色应是淡黄色或接近无色。颜色过深提示饮水不足。

特殊人群:心衰患者务必严格遵循医生制定的每日饮水量和出入量平衡要求,并注意体重变化(短期内体重明显增加提示水钠潴留)。


图片

智慧控温,

避免“冰火两重天”


图片



高温使人体表血管扩张,心率加快以散热,心脏工作量剧增。同时,出汗导致电解质丢失(如钾、钠),可能诱发心律失常。从酷热室外骤然进入低温空调房,或洗冷水澡,会导致血管急剧收缩,血压瞬间飙升,极易诱发心脑血管事件(如心绞痛、心梗、脑出血)。

建议:

1、避免高温时段外出:上午10点至下午4点是一天中最热的时段,尽量减少外出。必须外出时,做好遮阳,选择轻薄透气的浅色衣物。

2、室内空调温度不宜过低,建议设置在27-28℃。避免冷风直吹身体(尤其头颈部、胸口)。从室外进入空调房前,先在阴凉处过渡几分钟,擦干汗再进入。

3、避免用冷水冲凉!使用温水洗澡,时间不宜过长。

4、高温影响睡眠质量,睡眠不足会加重心血管负担。营造凉爽、安静的睡眠环境。



图片

饮食清淡,

规律用药勤监测


图片


1、坚持低盐、低脂、低糖饮食。夏季食欲可能下降,可采取少食多餐,保证营养均衡。多吃新鲜蔬果,但肾功能不全者需注意高钾水果摄入。避免油腻、辛辣、过咸食物及大量冷饮。

2、务必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切勿因夏季血压“看起来”偏低就自行停药或减量。有些降压药(如利尿剂)在夏季可能导致电解质失衡风险增加,是否需要调整应由医生判断。随身携带急救药物(如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

3、加强血压、心率监测。留意是否有胸闷、胸痛、气短加重、头晕、乏力、下肢水肿等不适症状。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图片

平安度夏,重在细节。心血管病患者牢记“补水要主动,控温需智慧,用药遵医嘱,不适早就医”。做好这些,就能有效降低夏季心血管事件风险,享受健康夏日。

图片


门诊安排






图片
图片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心血管内科四病区
编辑:宣传科 张心怡
校对:宣传科 袁铭雪
审核:心血管内科四病区 胡小菁
宣传科 任思瑾

西安市第九医院宣传片


 



上一篇:让血液欢快的流动——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知识科普

下一篇:热浪来袭,如何预防脑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