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治疗学专题(十五)

发布日期:2009-12-03浏览:

——卵巢癌的放射治疗

一、治疗原则

放射治疗作为卵巢癌的辅助治疗已有50余年的历史,开始仅用于肿瘤不能切除的病人,后普遍用于各期病变的术后治疗。尽管在盆腹腔放射治疗时,往往因脏器耐受量的限制而使放射剂量不足,无法控制残余灶。但如能正确掌握放射治疗技术,合理选择病人,放射治疗仍不失为有效的治疗手段。

二、放射治疗适应证

放射治疗用于术前、术后的辅助治疗及晚期、复发病人的姑息洽疗,主要是术后放射治疗。无性细胞瘤对放射治疗最敏感,颗粒细胞瘤中度敏感,上皮性癌也有一定敏感性,恶性畸胎瘤等不敏感。

三、照射范围

卵巢癌的放射治疗分为体外放射治疗、腔内放射治疗及腹腔内照射。卵巢癌常有盆、腹腔内的广泛种植,照射范围应包括整个盆、腹腔脏器。对于术后阴道残端或阴道直肠隔有残留或复发(在阴道容器可照射范围内),可采用腔内放射治疗。腹腔放射性核素治疗目前已被腹腔化学治疗所代替。

四、布野

(一)全腹照射:采用前后两个固定大野,或分割成两个或四个小野,前后垂直照射。野上界至横膈,下界达盆底(相当耻骨联合上缘中点下2-3cm或采用闭孔下缘做盆底标记),两侧包括侧壁腹膜。为减少肝、肾损伤,给予遮挡保护。

(二)盆腔照射:包括下腹及盆腔,野上界为脐孔,下界为盆底,前后垂直照射,可根据病人的体型选择长方形或菱形的放射野。菱形野因排除了大部分骨组织而常被临床选用。

(三)全腹加盆腔照射:卵巢癌无论病期早晚,都主张采用全腹加盆腔照射。照射野始于膈上1cm,下至闭孔下缘,前后垂直照射。

五、定位方法

病人在模拟机上摄仰卧位及俯卧位定位片,用模拟机决定野上、下及两侧缘。做肾X线造影明确肾挡铅的位置,下界保护股骨及皮下组织,上界保护左侧肺底。

六、放射源的选择Co60-γ线或6-8MVX射线。

七、放射治疗剂量

(一)全腹照射:肿瘤量22-30Gy/6-8周,从后方挡肾,剂量限于15-18Gy,从前方挡肝脏,剂量限于22-25Gy。

(二)盆腔照射:肿瘤量40-50Gy/6-8周,姑息照射盆腔较大肿块时,当肿瘤缩小后如剂量已达30-40Gy,为减少放射损伤及增加疗效,可缩小原照射野,追加剂量达50-60Gy。

(三)全腹加盆腔照射:全腹照射肿瘤量一般为22-25Gy/4-6周,每日1-1.2Gy;盆腔剂量20-25Gy/2周,每日1.8-2.2Gy。

上一篇:放射治疗学专题(十六)

下一篇:放射治疗学专题(十四)